导 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如何让非遗传承发展更有成效?”有网友在江西新闻客户端“代表委员‘拍了拍’你”专栏留言。对此,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靖安县靖窑陶瓷坊技术工人伍映方接受记者回应道,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设,为非遗的传承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靖安黑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伍映方出生于制陶世家,从小就对制陶表现出特别浓厚的兴趣。上世纪90年代,伍映方随父亲来到靖安县香田陶瓷砖瓦厂,从此他这一生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2021年,伍映方凭借靖安黑陶制作技艺入选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全国多个陶瓷产区走访调研时,伍映方关注到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缺乏标准的指导依据,存在非遗认定与分类标准模糊、非遗项目认定缺乏统一标准、传承机制滞后等问题。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伍映方先后起草并完成关于传统黑陶、黑釉瓷、无釉黑瓷的三个江西省级地方标准的制订,开创了非遗标准化的先河,为江西黑陶技艺提供遵循范本。今年全国两会,伍映方仍然把目光聚焦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设方面。他提出,建议成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标准化归口工作,逐步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化体系。伍映方说:“做陶瓷一定要守住一团干净的泥,点燃那把纯粹的火,原汁原味地呈现火与土的艺术。”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坯体可以用机器压制,烧制也可以用电子设备精确控制温度,传统制陶工艺受到极大挑战。“虽然这样成功率更高,但这样的陶瓷缺少了点什么,人工智能可以精准分析数万组数据,却无法感知窑变时釉色与火焰共舞的微妙韵律。”伍映方表示。
只有坚持工匠精神,以技艺打造良器,才能制作出有温度、有灵魂的作品,但工匠精神并不意味着拒绝科技,非遗传承也需要守正创新。这些年,伍映方开始探索借助科技的力量,让非遗焕发新生。“今年新建的非遗展厅,我也准备通过VR技术,更直观地向大众展示拉坯、修坯等制陶全过程,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黑陶。”伍映方告诉记者。
在线预约
Online booking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鲁能领秀城e中心4-2区2号楼1208
电话:0531-82976850
邮箱:byxxzxfw@163.com